與古人相遇於天涯.與古物結緣於千里
猜猜看,下圖中的古陶瓷,一共十件,都是作什麼用的呢?看得出有什麼特色嗎?
答案在圖下方!
A  灰陶加彩樂舞雜技俑   西漢.寬47.5/長67(釐米)
山東省濟南市無影山出土.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
數數看,這見陶器裡有多個人偶?答案是:20
這些人在幹嘛呢?有的在奏樂、跳舞及雜技表演
B  景德鎮窯青白釉筆架   元.高11/長18(釐米)
北京市新街口元大都遺址北垣牆基下出土.首都博物館藏
這是浮雲環繞著五座山峰形狀的放毛筆的筆架。
中間主峰有雲及月紋,就像是彩雲托月。山崖一側有藤蔓和青竹。
山腳下形似勾勾的是浪花,底部就是大海,還有一條龍在逆水嬉戲呢
C  景德鎮窯青白釉戲劇舞臺人物紋枕   元.長32.5.高15.8(釐米)
出土處不詳.首都博物館藏
可別以為這是一般的擺飾品,它是以戲台方式呈現的 -- 枕頭。
有正反兩面(下圖),其實是五面(前後左右上)都有圖樣,連頭枕處的平面,都講究得還有花紋飾呢。戲台是富麗堂皇,人物栩栩如生正在演戲呢。
猛一看圖片感覺像白玉,但卻是瓷,太厲害了,美是極美,不過,古人的枕一向很高,看圖片,這枕也不矮,一直就奇怪,那麼高的枕如何枕啊?睡起來會舒服嗎?而且還硬梆梆的,真奇呢!
 
D  柳條紋陶簸箕   金.長11.7/最寬處10.6(釐米)
北京南苑鹿圈出土.首都博物館藏。
是「簸箕」不是「畚箕」喔!簸箕者,簸穀物,清除糠秕作用。
用柳條紋模具壓印而成,仿造竹篾或柳條的編織,好可愛的擺飾。
E  綠釉陶碓   東漢.17/寬30(釐米)
1959年北京平谷縣西柏店1號墓出土.首都博物館藏。
碓是稻穀脫殼的工具,大約發明於西漢。使用時用腳踩下方桿子,利用槓桿原理將碓抬起,碓(音對)下墜,則稻穀脫殼。
F  綠釉陶磨   東漢.長22/寬22釐米/高18.5(釐米)
1959年北京平谷縣西柏店漢墓1號墓出土.首都博物館藏
像桌面(磨台)的中心處有一塊圓板(磨扇)是用來磨東西用的,下方類似倒錐型的就是漏斗。
看了半天,還是不知古人是怎麼磨的。穀物應是放在磨扇上,然後呢?@.@
G  綠釉陶朱雀九支燈   東漢.高65/寬39(釐米)
北京平谷縣西柏店漢墓1號墓出土.首都博物館藏
這是燃油料以作照明用之燈具。最上方是朱雀一隻,再仔細看,它一共有三層,每層又有三枝放蠟燭的燭盤,通常一盞燈都是三至十五枝不等,且這種陶燈多屬皇親國戚及高官使用。
想像一下,這九支燈具,點起來一定很好看很浪漫。
H  綠釉陶井   東漢.高38釐米
天津靜海縣陳官屯鎮東灘頭東漢墓出土.首都博物館藏
這個很明顯一看就知道是井啦,可是跟印象中的中國井不一樣,比較像是古代歐美用的井。它完整的包含了井亭、井圈(井口)、井架、轆轤(最上方的井亭內)。
井架兩側還用龍頭裝飾。井沿上還擺有一個小水罐。
看著看著,我覺得好像人形戴帽子、短手臂、穿裙子的高個子人形喔!
I  朱繪陶豆  戰國.高33/口徑16(釐米)
河北省昌平縣松園2號戰國墓出土.首都博物館藏
這件陶器要是有人在不知的情況下能一眼猜中,那我真是佩服極了。原本我以為是和天文有關,因為看起來頗像地球儀的,只是多了三隻「角」,結果當然不是囉,答案是「豆」。不是吃的豆子,是裝食物的器品(喝,差真多)。
在中國古代,常用的食器有:鼎、簋、鬲、盂、敦、盆、、缽、鋪…等十多種。「缽」與「豆」是用於餐桌上的食器皿,「缽」盛放的是主食,「豆」盛放的是副食(醬、菜類)。
有趣的是,據資料記載,「豆」通常成偶數組合,不知是不是和古人迷信有關?要成雙成對才吉祥?
J  綠釉廚師俑   東漢.高24/寬11(釐米)
1959年北京平谷縣唐莊子漢墓103號墓出土首都博物館藏
關於最後的這個人俑,題目應該說是:猜猜看他的職業與正在做什麼?
至於此俑是男是女,初看時我以為此俑梳的是ㄚ鬟髻,但查證結果,那不是髻,是圓帽,所以可能是男性囉,總之查不到明確的認定(橫看豎看,我還是覺得那比較像髻耶)。
這位廚師是「持刀切肉」,的確,真是像在切東西的樣子,只可惜右手中的刀不見了,至於左手握著的是不是肉,還真難辨識喔。
俑的神情真好,充滿自信、神氣地的微笑著,原本我以為這是個樂俑,在彈琴呢!

勿複製.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ron's 燕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