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不是鴨子,隨然很多人直譯「Flying Duck Orchid」為「飛鴨蘭」。

屬於蘭科Orchidaceae的一種,「Dancing Flower」是最貼切的影意俗稱。

我想暱稱它為「花舞蘭」
「Caleana major」正式的植物學名,是為了紀念發現其蹤影的自然探險家與植物學家「Caley George」(誕生於1770年6月10日英國約克夏craven,逝世於1829年5月23日)而命名。
覺得很美想帶回家觀賞嗎?千萬不要啊,除了野地裡自然群集的生長,帶回家將是一種「摧殘與促亡」的方式。
這是大自然的章法之一,不是所有的「美」都被付與私人收藏的權利。讓大自然擁有它 -- 「Caleana major」,大自然即會賜予它1至2年的生命。
大自然的章法之二,美的延續不在單一的長久,而是生生不息…
大自然不是小氣的。隨風婆娑的單葉能長至12公分,高達40公分的窈窕莖桿上,常能綻放出雙數以上,如舞者般曼妙身軀的花朵。
2到3月之間是「花舞蘭」展現芳蹤之際;晚春,更是群舞之時。
令人驚豔的最與眾不同之處是「整朵花是上下顛倒的」,所以才造成看起來像是鴨子頭的花體。而這個頭部實際上是個內裝花粉的小囊袋,花瓣搖擺將飛近的蚊蠅擒入袋中,約20分鐘後,再釋放渾身裹滿花粉的獵物。一個小動作 -- 延續生命的大任務。

澳大利亞郵政發行了一系列的植物郵票中,1986年9月18日是它初現身影之日:

h h h h h h h h hh h h h h h h h h h h

多畫春風不值錢.一枝青玉半枝妍

多畫春風不值錢.一枝青玉半枝妍
山中旭日林中鳥.銜出相思二月天
清.鄭燮
清.鄭燮
Photography By:Ern Mainka、Chris Ross、Fagg, M、Australian National Botanic Garde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