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1888年,皇帝選后妃,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僅一次就造就了兩個空閨。

西元2003年?為了貪圖國泰航空首航北京的超便宜旅行團,為了一圓身臨屬於自己歷史的「古代」皇宮,第一次,我踏上中國大陸的領土。紫禁城在我面前、眼前,如夢似幻,我 彷彿回到從前,「古代」的從前,恨不得自己是清朝人…

地陪是位小姐,歷史系畢業,草草兩三言,很不能滿足我,後悔參加旅行團。

西元1889年元月,皇室有喜事,光緒皇帝大婚!

一位新嫁娘,她的心情本該是毫無疑問的喜滋滋?但,婚配對像是「皇帝」的新嫁娘,心情又該是喜還是悲?

新嫁娘的心態不詳,那做為新嫁娘的父母的心情呢?依舊不詳。

一手拉拔大的女兒,嫁人了,不只一位,還湊成雙的,兩個女兒一同嫁人了。兩個新嫁娘,夫婿是同一人,位尊位貴,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平常人家,巴不上,可這姐妹的父母如何想?這樣的「高攀」,豈是「潑出去的水」那麼簡單?有心思點兒的,都知道一旦踏入神武門(註1)那可是「生死未卜」的開始啊!做父母的如何想?又該如何想呢?認命!否則又能如何?該做的事還是要做,該準備的東西還是得仔仔細細地打點著,不為別的,只為那是女兒的嫁妝,那是當今皇帝的新妃子的嫁妝,進宮後受不受寵是求不來的,不論未來命運如何,命也!但這伴著入皇室婆家的嫁妝,豐不豐厚,也許、可能、應該會多少幫身份墊上些厚度。

走在北京紫禁城的古路上,導遊簡短的介紹著:『原本翠玉白菜是放在這永和宮裡的,是光緒妃子瑾妃的嫁妝…』;我想像著…想像著…瑾妃站在它跟前,望著它…「翠玉白菜」

如果做父母的知道兩個「他他拉氏」的女兒嫁入超級豪門後,一個雖有幸貴為寵妃,但卻是死得不明不白的短命;一個雖然長命,但嫁人等於沒嫁,父母可還會想攀這門親事嗎?做父母在為女兒們準備嫁妝時的心情應該是非常複雜的,有那樣一位皇太后婆婆,是福是禍?難卜!怎能不心驚膽顫呢?

「翠玉白菜」真是瑾妃的嫁妝嗎?可有證據?沒有,只因擺在「永和宮」,只因做工精細得栩栩如生,於是人們揣測這樣一件好東西,為什麼會擺在一位不受寵的妃子宮裡?似乎只有是「嫁妝」才是最佳解釋。事實只有瑾妃自己才知道,我就當是事實吧!

姓「他他拉」的禮部侍郎長敘有兩個女兒,瑾妃排行第四,排行第五的就是珍妃,兩人分別被娘家僕人尊稱為「四主」與「五主」。

早死的女兒,13歲入宮,18歲晉封為妃,24歲於井中嚥下最後一口氣,到死與皇后之位無緣的是「珍妃」。長命的姐姐,入宮時15歲,21歲晉封為妃,51歲以「端康皇太妃」身份病逝,她是與妹妹珍妃同時成為新嫁娘,也一樣是到死與皇后之位無緣的,人們熟知的「瑾妃」。

從「嬪」到「妃」到「皇太妃」到諡號「溫靖皇貴妃」,「永和宮」是她「瑾妃」除了娘家以外居住最長時間的住所,在那宮中陪伴她的,除了寂寞,還有滿載父母祝福的嫁妝,嫁妝中就屬「翠玉白菜」名氣頂盛。

我在「永和宮」跺步,見不著瑾妃的身影、感受不到瑾妃的存在。「翠玉白菜」當然也不在這不是冷宮的冷宮中。

原本這不知出自何人之手的「翠玉白菜」,有一說,它原屬於珍妃的嫁妝,但瑾妃不依,身為姐姐,吵鬧著,做妹妹的也就只能讓給姐姐了。也是傳說。

「翠玉白菜」原本屬於誰,後來又屬於誰,不論屬於誰,至死,一生不圓滿。「翠玉白菜」是不祥之物?在北京紫禁城的古路上,我不專心地跟著導遊走著,快步的走著,太快了,來不及細細品味,來不及回到過去…

「瑾妃與隆裕皇后是同一國的;常在背後算計數落珍妃的不是」,戲劇中常把瑾妃定位成一個與妹妹不和的小心眼的女人,真是如此嗎?也有人説她有著「與世無爭」的個性,嗯,應該是這樣的性格吧!在深宮中,「爭」的最後,常是血流滿地的下場,不爭,當個若有似無的半隱形人,不具威脅力,平平實實地頂著妃子的頭銜過日子,永保平安。也因此,瑾妃與個性外向、敢說敢做的珍妃命運大不同,當1900年八國聯軍入北京城時,816晚上,瑾妃是被慈禧太后帶著與皇帝及皇后一起西逃,而珍妃卻是被留在紫禁城寧壽宮北端的貞順門內的井底。當瑾妃返回紫禁城後,還曾在珍妃躍下的「珍妃井」前燒過三天香祭祀亡魂。宣統帝溥儀即位後,瑾妃成了皇太貴妃,除了在「珍妃井」旁北側的「懷遠堂」東間,設置了一個小小的靈堂,以表哀悼之意外,更將珍妃之墓從阜成門外恩濟莊太監公墓南面的宮女墓園,遷葬到光緒帝崇陵的妃嬪園寢,大方的「成全」。

我是現代人,走在北京紫禁城的古路上,狐疑著,瑾妃是否重視過「翠玉白菜」?幻想著,瑾妃拿它在手中把玩著的身影!疑問著,瑾妃可曾眼著它,怨著不美滿的婚姻、怨那從未有情過的皇帝夫婿、嫉妒妹妹珍妃的受寵?我相信,瑾妃是愛著妹妹的。不曉得姐妹倆小時在家中玩耍的情景是怎樣的?

無法得知瑾妃這「皇帝的妃子」可是當得「有名無實」?總算無子嗣的瑾妃與宣統帝溥儀的關係極佳,他稱她為皇阿娘,他的皇后「婉容」是她舉雙手贊成的人選(結果婉容命運同樣不佳,比瑾妃還慘)。

穿梭在紫禁城各宮中,邊被導遊催著趕快走,邊想著那些曾住在這清朝故宮中的男男女女帝制下的人生。

台北「故宮三寶」除了「毛公鼎」及「肉形石」,就是「翠玉白菜」。2005年底,台灣開始依照新版文資法實施古物分級制:「國寶」、「重要古物」、「一般古物」三級。「翠玉白菜」位列「重要古物」,雖不是法定「國寶」,但確是貨真價實的「人氣國寶」。

「翠玉白菜」不是專有名詞,凡造型像白菜的翠玉雕刻品都稱「翠玉白菜」,台灣有,中國大陸也有。

台北故宮博物院珍藏的「翠玉白菜」有三件:「翠玉白菜」、「翠玉小白菜」、「翠玉白菜花插」。

大家熟知的「翠玉白菜」Jadeite cabbage,長18.7公分,寬9.1公分,厚5.07公分。據「那志良」(滿族正黃旗‧原台北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在《典守故宮國寶七十年》一書中記載,在北京故宮,他第一次看到「翠玉白菜」時的情形:「菜」是被「種」在一個琺瑯花盆裡的,旁邊還有一棵小靈芝。

「翠玉白菜」不只菜本身有名,棲於菜葉上的蟲子也有名。蟲子有兩隻,小的是「蝗蟲」,大的是「螽斯」。「蝗蟲」就是蚱蜢,樣子長得跟「螽斯」很像。「螽」音同「中」,「螽斯」俗稱「紡織娘」及「蟈蟈」。「翠玉白菜」上的螽斯左鬚折斷了約1公分,這個遺憾在民國55年的檔案照中就有了瑾妃可會心疼?我會。

《詩經.周南.螽斯》詩序言:「螽斯,后妃子孫眾多也。」,因為「紡織娘」有很強的繁殖力,在古代被當成多子多孫的吉祥象徵。

瑾妃沒有直系後代,早逝的珍妃也沒有,姐妹兩有著同樣的命運 沒有子嗣。

當瑾妃每每望向代表子孫眾多的父母送的嫁妝「翠玉白菜」上的螽斯時,她在想什麼?我走在紫禁城裡,呼吸著腐朽的歷史,揣摩著…如果我是瑾妃…

台北故宮另外收藏的兩件翠玉作成的白菜,從未展出過,不知何時才能見到三件古董大集合的聯展呢?

「翠玉小白菜」約13公分高,原收藏於「永壽宮」-- 光緒年間,此宮前後殿均為收貯御用物件的大庫。

「翠玉白菜花插」約9.9公分高,原收藏於紫禁城南庫,因中心有一孔洞,被認為做花瓶之用。

地陪指著空蕩蕩的木頭格子櫃說:『原本格子裡都放有擺飾品的,現在是空的,因為東西都到你們台北故宮博物院了。』,她語氣不帶埋怨味兒,我心中吶喊:『幸好,呵呵,幸好在台北!』

瑾妃如果地下有知,對於她的嫁妝(或只是一般擺飾品)能成為台北故宮博物院的赫赫有名的三寶之一,不知怎麼想?我猜,可能,應該,她會問一聲:『台北在那兒啊?為什麼會跑到那兒去了?』

身在大陸的兩件「翠玉白菜」¤

「翡翠蟈蟈白菜」,也叫「翠玉白菜」,還有個「凍白菜」的別名,是1950年在天津市財政局的一個庫房裡被人發現的,高19.4公分,寬14公分,現收藏於「天津博物館」。同樣都是利用天然材質的色差雕成,菜心上明顯有兩隻蟈蟈和一隻螳螂。

「翠玉白菜式花插」,也是清朝的古物,高24.3公分,寬12.8公分。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算一算,台灣有三顆「翠玉白菜」,大陸也有兩顆,總共就有五顆清朝古董的「翠玉白菜」,但,應該還不只這數呢。根據慈禧太后寵愛的大太監李蓮英的《愛月軒筆記》記載,慈禧陪葬品中有一棵大型翡翠白菜,綠葉白心,菜梗上還刻著一隻振翅的蟈蟈,另外還有兩隻紅白相間的馬蜂(註2)。這是個失蹤物(如果真有此物),是在192874,歷經了七天七夜,被孫殿英率領的盜墓部隊給盜走了,這事件就是有名的「東陵盜寶案」,詳見《慈禧太后遺體的傳說》一文。

白菜造型的翠玉,據說風行於中、晚期的清朝,是很受歡迎的吉祥物,所以出現幾顆也就不奇怪了。

1913年,隆裕皇太后45歲時於「太極殿」駕崩,瑾妃終於出頭了,成了四位太妃之首(註3)。

不捨得離開紫禁城,遊覽車的引擎轟隆隆地在催促著,我固執的回首,再望…再想…

光緒帝是否曾見過這對現代人來說是珍寶古董的「翠玉白菜」?面對著被自己冷落的妃子的嫁妝,光緒帝心中在想什麼?很可能沒啥感觸,有情才有感,無情之下,如何觸動情感?不能說光緒無情,因為他對珍妃可是真有深情呢,凡人都是見什麼人才決定付出怎樣的感情,光有緣有份也沒什麼用的。唉,可憐的瑾妃。

西元1924年(民國十三年),瑾妃因和溥儀在「養心殿」歡度中秋節同時也是她的生日時,受了風寒而一病不起,五天後病逝於永和宮,結束50年的一生(西元1874年‧同治十三年農曆八月十五日~西元1924年‧民國十三年九月十七日或十八日),最終以「端康皇貴妃」的身分,葬於光緒帝的崇陵妃園寢與珍妃相伴左右。滿洲國時期,溥儀改其諡號為「溫靖皇貴妃」,她的一生徹底結束。

西元2008625,台北故宮博物院園區內的「故宮晶華Silks Palace」,為慶祝開幕推出了「國寶宴」,第一道菜就是「翠玉白菜」,餐廳網站上是這麼介紹的:主廚嚴選產自台灣中部的娃娃菜,取其中心葉菜層、長約8~10公分大小,菜葉的白綠漸層必須精選,以貼切符合國寶的外型。精選出來的白菜必須先經過火腿、雞高湯汆燙入味,之後可以淋上XO高湯醬汁熱食、或是搭配鹹甜的芝麻醬汁當作開胃冷食,主廚更以櫻花蝦替代螽斯和蝗蟲,食趣十足!

我在台北,買了門票進台北故宮博物院,「翠玉白菜」影入眼底,沒有觸覺,近在咫尺,玻璃兩邊卻是時空相隔百年的遙遠,無法將它與瑾妃連在一起,更無法將可以吃的一道「翠玉白菜」與瑾妃連在一起。

看著瑾妃老年時的照片,雙眼圓凸,與年輕時的眼型不同,我懷疑她是否罹患了「甲狀腺機能亢進症」?

西元2010年,我仍思緒飛舞,飛回了北京紫禁城…

 

 

【註1】清朝皇帝大婚時,身為皇后者,所乘喜轎可以由「大清門」入宮,身為嬪妃者,所乘喜轎由「神武門」入宮。

【註2】「馬蜂」又作「螞蜂」,也就是「黃蜂」,學名是「胡蜂」,身上有一根長長的螫針。

【註3】 四位皇太妃中同治皇帝當年的妃子就佔了三位,分別是敬懿皇太妃、榮惠皇太妃、珣皇太妃,另一位就是年紀最輕的光緒皇帝的瑾妃,後尊為端康皇太妃。

 

本文圖片來源:網路流傳

 

 

 

 

   

 

 

請勿複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ron's 燕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