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鏢局」的行業,現代也有喔,經過時代變遷的改良,專業分工更細,更符合現代人的需求。將鏢局(又稱鏢行)與改良後的現代行業對照一下,現代人真是幸福太多了,來做個超級比一比吧

 

古  

「鏢局」可不是只要有錢就人人可開設的民營機構(背後有沒有官資?天曉得),當老闆得要有「三硬」:一是有官府當硬靠山、二與綠林人士有硬關係、三得自己有硬功夫,缺一難成事兒,沒有三兩下的人絕做不了。所以古代鏢局多由三種人士組成:武術世家、習武之志同道合者及失業士兵。這些人負責的業務簡單的說就是離不開「運輸」與「保護」,換成現代的行業,負責運輸的可不就是「宅配」與「快遞」;負責安全的就是「保全」啦,不過,現代講求法治,內政部20094月通過《保全業法修正草案》:「為避免幫派組織擔任保全公司負責人,以合法掩護非法行為,草案訂有「排黑條款」,曾犯組織犯罪防制條例、貪污治罪條例等經判決有罪者,不得任保全業董事、監察人或經理人。」,Good Good

 

 鼻 祖 

在中國數千年的歷史中,到底是何時開始有「鏢局」呢?有兩種說法:

一‧ 早在明代就已經有這門出生入死的行業雛型了

p  明朝萬曆年間《金瓶梅詞話》,第五十五回:「家裡開著兩個綾緞鋪,如今又要開個標行,近的利錢也委的無數。」;第六十六回,有西門慶等人預備搭「標船」出門辦貨的內容。

書中寫的是木字旁的「標」,據說是到了清朝,因為有了「票號」的成立,才將「標」改為金字旁的「鏢」。

p  清‧褚人獲所著之《堅瓠集》寫道:「在明朝正德年間,民間出現一種名為「打行」的組織,到了萬曆朝,逐漸盛行於各大城市。「打行」在市肆公開掛牌營業,其標誌是一個拳頭圖案,懸於門首,名為「鐵拳頭」。「打行」糾結武夫,專為行旅客商,富豪人家提供「保鏢」服務,與後世的鏢局非常相似。」。

二‧ 遲至清朝中葉才有這門行業

p  中國學者山西人衛聚賢(1899~1989)所著《山西票號史》記載:「考創設鏢局之鼻祖,仍系乾隆時神力達摩王,山西人神拳張黑五者,請於達摩王,轉奏乾隆,領聖旨,開設興隆鏢局於北京順天府前門外大街,嗣由其子懷玉繼以「走鏢」(開始執行保鏢業務之意),是鏢局的嚆失〈意指先行者〉。」;

p  張中偉《山西地方誌》學者:「鏢局出現,應該是從乾隆年間山西人張黑五在前門大街成立了興隆鏢局為標誌。」。

 

原來鏢局的創始鼻祖是「神拳無敵張黑五」,呵,這名號還真是武俠得很呢,據說他是乾隆皇帝的武師,在乾隆嘉慶年間,因金融業「票號」的興起,開設了中國第一家鏢局「興隆鏢局」。這位張先生如果地下有知,鏢局業務在日後能衍生成多種不同的服務業,他老人家應該會很感動吧!

因「票號」而有「鏢局」,當然也得順帶一提中國的第一家票號(匯兌銀票的地方),就是「日昇昌票號」,由山西省平遙縣富商李大金出資與總經理雷履泰於1823年(清道光三年)共同創辦。

至於台灣的保全與宅配業的開山元老呢?「中興保全」是台灣第一家保全公司,創立於1977年。「台灣宅配通」是由東元集團關係企業「東源儲運」與「日本通運株式会社」結盟,於20007月創立的台灣第一家宅配服務公司。真是感謝感謝,便民多多喔。

 

 鏢 利 

委託專人負責運送物件至特定地點的方式,古代叫「託鏢」,單就運輸而言,不就像現在的宅配服務嗎?古代鏢局保的鏢(保護品的統稱)分為六大種:信鏢、票鏢、銀鏢、糧鏢、物鏢及人身鏢,有官方的或是私人的。不管是啥東西,也要填寫單據「鏢單」,註明事項與現在的宅配單雷同,但費用就不一樣了,古代是按物品的價值與運送路程來計費,叫做「鏢利」,沒個準兒。現代宅配的計價方式好,公開透明化,有個標準在,就不怕漫天喊價,被當凱子了。

2.jpg

 

 鏢 車 

【電影畫面 漫天風沙中,佩刀鏢師或騎馬,或走路,中間有車,那叫「鏢車」,上頭掛著代表鏢局的「鏢旗」,車上放著裝有金銀珠寶之類東西的「鏢箱」】。想想這運送貴重物品的業務,可不就等於現在的保全業務之一嗎?現代從業人員真是幸運,不用辛苦走路,也不用騎馬(騎久了也辛苦),開輛運鈔車就行了。運鈔車以車身上的字樣取代了被人一拔就掉的鏢旗;車身不止防彈,還有無線電通訊設備與多重電子鎖,雖然偶爾還是會發生被劫事件,但真比「鏢車」安全多多,【電影畫面 尖刀一揮,鐵鎖\鐵鍊加紙做的封條就斷了】。更有GPS系統,車子到那兒都無所遁形,太強了。對了,不開運鈔車,「宅配」的一般運輸工具還進化到有冷凍\冷藏車,運送冰品也不怕,讚。

 

 喊 鏢 

鏢局接受託鏢後,就派出具有武功的鏢師「押標」,在「走鏢」或「出鏢」(運送過程)時,怕鏢旗太小,強盜看不清,還得不時高喊「鏢號」。《山西票號史》裡寫到:「後來的鏢師們一旦看到遠處山上有土匪,就大喊:「合吾」一聲鏢車走,半年江湖平安回。」。「合吾」=神拳無敵張黑五名字「黑五」的諧音=「鏢號」,鏢號可不是指鏢局招牌喔。喊「鏢號」=喊「合吾」=「喊鏢」=「喊趟子」(趟子意為走標)。喊得客氣的叫「仁義鏢」,等於是通告:『這是XX鏢局護的鏢,给個面子別來打劫。』;囂張點的可再加上鏢局的口號,就叫「威武鏢」,等於是通告:『這是XX鏢局保的鏢,山賊強盜掂掂份量,別不自量力找死。』。現代那有人會做這種事?大吼大叫的,噪音,瘋了!古時做鏢師真是辛苦,除了要功夫了得,還得要嗓門大。

不過,「喊鏢」也不是通行全國各地,鏢師都得清楚,一旦到了河北省滄州市,最好行「啞鏢」,緊閉嘴皮子,把鏢旗撤下,默默的來也默默的走,包準沒事,如果大聲嚷嚷,那當地的《成興鏢局》可是會教訓一下,讓來者灰頭土臉地、兩腿發軟地閃人。滄州是當時著名的武術之鄉,《武術匯宗》記載:「實則滄州一帶,最出鏢師,高人盡多也」,因此名列中國十大鏢局之一的《成興鏢局》的創辦人李冠銘才訂下這「鏢不喊滄」的規矩。現代人講求和氣生財,民營的保全公司再有名氣,規模再大可也不敢這麼做,太霸道了,要遵守國法啊,不要亂打人。

 

 十 大 鏢 局 

《成興鏢局》的李冠銘,當今沒幾人聽過,但他的徒孫輩卻出了個名號至今仍響叮噹的「大刀王五」,就是後來創立《源順鏢局》的總鏢頭王子斌。和太師傅的鏢局一樣,《源順鏢局》也名列中國十大鏢局之一。其他八個鏢局是興隆、會友、王永、昌隆、廣盛、同興公、源順、三合與萬通。

 

 唇 典 

再怎麼響噹噹、嚇嚇叫的鏢局,就算一缸子鏢師齊聲「喊鏢」,難保還是會遇上一些好膽的強盜想劫鏢。如果真遇上了,能不動干戈最好,所以鏢師還得懂一門學問 --「唇典」,又稱「春點」與「寸點」,就是江湖行話、黑話的意思。譬如說:「瓢」指腦袋、「總瓢把子」指的是江湖頭頭老大、「摘瓢」就是取腦袋、「剪鏢」就是劫鏢、「水漫了」就是對方殺來了、「朋友踩寬著點,進來是條子掃,片子咬!」這是對進門的歹徒說,朋友放過吧,否則進來就用鎗打你、用刀砍你!「江湖唇典」實在太多了,還好現代保鏢不來這套,否則要全記得還真是傷腦筋。總之,你一句,我一語,你來我往交際一下,感情好了,就平安沒事,感情無法培養的話,鏢頭一聲令下「輪子盤頭」(叫鏢車圍成一圈,做防禦之用),待確定「破盤」(撕破臉)後,接著就「看招」唄。

 

 武 術 & 兵 器 

「看招」是看什麼招?鏢師在局裡沒事時可得練功,功夫好,走鏢才穩當,就以十大鏢局的創辦人來說,各個身懷絕技,有的更是獨門功夫,像《會友鏢局》的宋彥超,除了「三皇炮捶拳」,還自創「夫子三拱手」的絕技;《昌隆鏢局》鐵腿左二把(本名左昌德)傳承了《玉永鏢局》總鏢頭張德茂的綿掌(也叫連環綿掌);《三合鏢局》的安晉元(又名安鼎世)是公議拳傳人;《廣盛鏢局》的戴二閭是形意拳宗師;不難想像,他們旗下鏢師們定當身手彪悍。古代如此,現代保全人員也不遑多讓,除了擒拿與防身術,精通中國功夫、跆拳道、柔道…的人也不在少數,佩服佩服!

兩方打架,除了徒手,也會使用兵器,為了供各人所需,鏢局裡鐵定會擺放各式兵器,不外乎是「刀、槍、劍、戟、斧、鉞、鈎、叉、鞭、鐧、錘、抓、鏜、棍、槊、棒、拐、流星」之類的十八般兵器(十八般兵器有數種不同說法,此為其一)。有一種說法:「鏢」的金字部首,指的就是十八般兵器;「票」指的就是票號的銀兩,合在一起就是用兵器保護銀兩之意。十大鏢局的創辦人也有使兵器的好手,如《同興公鏢局》的王正清,外號叫「神槍面王」;《廣盛鏢局》的李存義,外號「單刀李」。單看外號就知道他們善長耍何種兵器了。

那麼多種武術與兵器都是為了應付來自五湖四海各路盜賊的不同招數,辛苦辛苦!現代武器肯定與古時兵器絕對不同,雖然依舊多樣化:瓦斯槍、電擊棒、三節甩棍、鐵質伸縮警棍、電氣警棍\棒、鎮暴槍(不具殺傷力)…,以上為保全人員配備,現代強匪通常只用兩種:刀及真槍。

不管怎樣,古時的鏢師真是可憐,沒有防彈衣\頭盔(防彈衣能防刀劍嗎?應該不行),「鐵布衫」應該也不是人人都有。古今都是博命演出!

 

 走 鏢 

博命演出的「走鏢」,不管是否一路平安,只要是路程遙遠,中途都得停靠「驛站」,換匹馬,繼續趕路,不急的話,人也可以休息休息,【電影畫面長劍啪一聲置於木方桌上,吆喝:『小二,來一斤白乾,幾碟小菜…』】,要是不幸處在荒山野地,就得自行生火煮飯啦,所以傳說鏢師們必須要具備「三會一不」:一會搭爐灶(免得挨餓)、二會修鞋(跋山涉水、翻山越嶺的鞋子容易壞)、三會理髮(雖說風塵僕僕,形象還是要顧的),最後的「一不」就是不洗臉(風吹日曬,不洗臉維持臉部油脂,藉以保護皮膚不龜裂,那時代男子漢是不流行用保養品的)。

同樣是運輸,換成現在,「驛站」等於各地分公司\據點。急著趕時間送件,是「快遞」;不急著送貨,是「宅配」。以車代馬,再遠些還有飛機\船代步,人員更有勞基法保護,不用沒日沒夜的苦趕路,超時還有加班費,現代人真幸福。

 

 鏢 師 

「走鏢」將物品換成人 --「人身镖」,同樣是具有「保護」功能,鏢師可以有另外一名詞「貼身護衛」!在現代,護衛如果是保護平民百姓,就叫「保鏢」,亦作「保鑣」;保護政治人物及政府官員的則叫「隨扈」,名稱不同,工作內容大致相同,古今中外不外乎是防各式騷擾、防暗殺明殺、防暴力功擊、防綁架…,防防防,防到不惜性命相送;保保保,保鏢人數越多,越能彰顯被保人的社會地位,這也算是古今保鏢從業人員的另類附加價值吧。

「貼身護衛」型的保鏢並不是人人都需要,所以又有了類似「駐衛警保全人員」,譬如:「護院」一職,是負責整個宅院的安全,李鴻章住的大宅院,就是由北京最大的「會友鏢局」派人保護;「守夜」=夜班保全;「坐店」一職就是保護商店安全,我想到最標準的坐店」,就是香港隨處可見坐在店門口的印度守衛。

幸好古代保鏢不是生在今日,否則在現代,不只商家連許多住家都裝有保全系統的情況下,失業人數定將大增。

據說古代鏢師皆有制服,現代卻不一定有,有的故意穿便服,便於人群中魚目混珠,或為因應「劇本」需求,從事角色扮演。但其實也不太難分辨:一臉嚴肅(有誰見過保全人員嘻嘻哈哈的?)、兩手張開(抵擋人群)、三緘其口、四下張望、掛耳Mic、帶墨鏡、緊跟隨、人高馬大外加長得帥…。古時鏢師們長得是啥模樣?瞧瞧唄

 

 專 業 

寫這篇文章時才知道,原來現代的保全公司還有ISO認證呢,這點鐵定令古代的鏢師們瞠目結舌。不管保的鏢是人還是物,不管時空如何不同,職前與在職訓練是同樣要有的,內容以現在說法就是:危機處理、犯罪偵察、防盜防搶實務、各種裝備使用與認識、保全執勤之原則與應注意事項、工作守則及獎懲基準與福利制度…,都是古今共同必修。就「文」的訓練課程而言,古代鏢師比較幸福,起碼不用學習生硬的:刑事法概要、保全業法理論、保全業法實施細則…,更不用像現代,還必須領有合格證書才能擔任保全人員,輕鬆不少。

 

 傳說中的古代「保鏢六戒與六規」 

總而言之,不管是鏢師、宅配人員、保全人員,都有職場規範要嚴格遵守,因時代變遷,古今自有不同之處,連注意事項也會有所異,看看古代的戒規

 

六戒 戒住新開店房  新店人員不熟,地理不清,恐有不測, 不宜住宿。

戒住易主之店   舊店換了新東家,人心叵測,不宜住宿。

戒住娼婦之店      避美色誘惑,中計失鏢,不宜住宿。

戒武器離身          不論何時何地,以防萬一,武器不離身,以策安全。

戒鏢物離人           鏢師宜謹慎戒備,不離開所保之物。

戒忽視疑點          一路警戒,任何可疑之處,皆須留意,以防不測。

 

六規 水路三規  :晝寢夜醒、人不離船、避諱婦人

陸路三不住:不住新開設的店、不住易主之店、不住娼店

 

 來去參觀古代鏢局 

源順鏢局¢ 北京市崇文區西半壁街13號   中國鏢局¢ 山西省平遙縣南大街61

鏢局博物館¢ 山西省平遙縣明清街61   華北第一鏢局¢ 山西省平遙東大街24

同興公鏢局¢ 山西省平遙縣南大街105号   晉商鏢局博物館¢ 山西省祁縣古城東大街

廣盛鏢局¢ 河南省南陽市社旗縣賒店鎮瓷器街北端路西

 

 

 

 

 

 

請勿複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ron's 燕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